私人飛機有翅難展 航管嚴 配套缺 駕駛一架輕巧豪華的私人飛機,雄鷹一般翱翔在廣袤的天空,成為中國先富一族的財富夢想。順應這股熱潮,中國首家私人飛機4S店7月下旬在杭州落戶,雄心勃勃地搶佔中國空中交通市場。但不久後,某些富商就爆出了因為飛行手續繁瑣,準備低價轉讓私人飛機的訊息。這一喜一憂的兩條新聞暴露了私人飛機目前在中國有翼難飛的尷尬處境。 富人渴望藍天飛翔 浙江的富人一直渴望藍天,渴望飛翔。從當年王均瑤首開私人包機先河,到溫州成立私人飛行俱樂部,到如今中國首家私人飛機4S店落戶杭州,浙商的「藍天夢想」越來越真切。 中國首個通用飛機銷售服務中心不久前在杭州隆重開業,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西安西捷飛機有限公司和廣廈集團旗下的天都實業有限公司正式簽下戰略合作協定,進軍空中市場。與此同時,中國私人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華東地區辦公室也同時落戶天都。 在杭州餘杭的飛機展覽大廳裡,陳列著三款形 铄漠惖膬扇俗ㄓ蔑w機。三架飛機中價格最高的是羅特威162F直升機,估計120萬元人民幣,相當於一輛高檔名車的價格,這讓很多浙商心動不已。 天都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勇透露,專賣店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這裡將成為一個世界私人飛機的大展廳,目前中心正和國內數家飛機製造企業磋商合作事宜,也聯繫了國外一百多家飛機供應商。 飛機專賣店瞄準民 I企業家 「通用飛機市場都是先在經濟發展迅猛的地方發展起來的,浙江民 I經濟活躍,所以我們選取杭州。」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管理委員會主任金乾生表示,私人飛機專賣店目標市場瞄準長三角及珠三角一帶的民 I企業家。 杭州道遠集團董事長裘德道是浙江購買私人飛機的第一人,2005年1月,裘德道斥資六千多萬人民幣在法國訂購了世界最新型的「首相一號」公務飛機。裘德道自豪地說,坐自己的飛機和航空公司的飛機到底不一樣,在自己的飛機上和朋友們喝茶、聊天很自在,安全係數也高。 溫州這個民 I經濟活躍的城市,企業家也成為私人飛機的弄潮兒。2005年10月,20多位溫州民 I企業家成立了私人飛行俱樂部--樂清飛行總會,擁有國內首批配備私人機程式庫的私人會館。據悉,到2006年5月,溫州民企已經集體預訂下39架私人飛機,成為中國私人飛機預定量最多的地區。 一些溫州企業家表示,私人飛機已不是奢侈品,而是商用的必需品,私人飛機能夠提升企業的商務效率,體現企業實力。 但據正在轉賣飛機的企業家王斌的助理說,飛機買回來至今,至今,只在東陽、義烏上空飛過幾次,加上今天又在東陽上空飛了一次,飛行總時間僅38小時, 幾乎成了「燒錢」的擺設。而公司迄今花在這架飛機上的投資已超過兩千萬元,這次轉讓他們的價格底線僅一千萬元左右,可以說是虧大了。 商務機飛少停多 無獨有偶,裘德道花費巨資購置的「首相一號」私人商務機雖首開浙商購買私人飛機先河,也因其掛靠在金鹿公務機公司飛行較為方便,但據知情人披露,這架私人飛機同樣是「飛少停多」,每年累計的飛行時間不超過兩百小時,折合成日平均飛行時間僅半小時。 王斌及裘德道的尷尬境遇,其實折射出了中國國內私人飛機的生存現 睢C窈秸憬踩O督管理辦公室證實,現在對私人飛機上天限制確實較多,航線、空域等都有嚴格限制,空管報批手續也十分嚴格。像省內私人飛機每飛行一次,須向空管報批,且不一定每次都能獲准。另外,航線還需經民航、空軍的批准,甚至連停機坪的建設、驗收、啟用都需經民航等相關部門審批。 對此,飛機4S店的經 I者卻不以為然,認為隨著2010年國內航空低空空域的開放,私人飛機熱肯定會在浙江掀起。耐人尋味的是,主要由溫州富商組成的樂清飛行總會,當初曾聲稱其會員將集體團購39架私人飛機,但迄今無下文。 受訪的杭州、溫州、寧波等地數位民 I企業主均表示無論現在或將來都沒有購買私人飛機的打算。其中,台州一位以塑料製品起家、現身家已過億的企業主說,數千萬元的私人商務機他買得起、養得起,但壓根不會考慮去買,理由很簡單:沒用。花這錢,還不如做點慈善事業更有意義。 據此,有關人士認為,無法只看到浙江民 I企業主富有的一面,卻捨棄了他們精明務實的另一面。絕大多數浙商不會為了趕時髦或擺譜而去迎合像買私人飛機、私人遊艇之類的超前消費。 國內很多私人飛機機主也都遇到了類似王斌的「上天難」煩惱,以至於飛機成為擺設,只能「望天興嘆」。航空業內人士指出,私人飛機上天的目前制約條件主要有:空管報批手續繁雜、飛機托管花費高昂以及空域排程等配套措施不足。 上天審批極為嚴格 問題是,中國的空中管制以軍管為主,與其他國家不同,民航也參與相應管理,相比地面交通,空中交通更加複雜。迄今為止,中國對購買私人飛機並沒有特殊限制,但為了確保飛行安全,私人飛機上天的審批卻有著嚴格的程式和監督制度。 2003年5月1日開始頒布實施的《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簡化了空域使用手續,將原本起飛前的「一事一報」,改為 一次申請劃設的臨時空域,可以長期使用」,最長時間可達一年;並將申請時間的要求,由過去的「提前一周」,縮短到「執行飛行工作的前一天」,被很多人認為是為私人飛機擁有者鋪平了「通天」之路。 但事實上如果要申請不同的臨時空域,仍必須一次次經過審批。私人飛機作為交通工具,必然要經常變動空域,比如說從杭州到上海,在中國就屬於不同的空域。而在通用航空工業管理上存在多頭分散管理,導致程式性的浪費時間和精力,缺乏刺激市場快速發展的管理政策。 業內人士指出,私人飛機保有量最高的浙江市場目前可以用「無序飛行」四個字形容。「無序」主要體現在沒有正式的機場和沒有試航的飛機。中國的私人飛機在需要相關公用支援時,常常遭遇尷尬的局面--整個私人飛機所需要的配套和服務還非常不完善,目前中國還沒有一個供私人飛機加油的網站,也沒有專門的私人飛機維修站。私人飛機停機場地、起飛降落支援,以及維修服務人員等配套支援,在國內幾乎還是空白。 私人飛機在中國才剛剛起步,但在世界市場上,私人飛機產業早已發育十分成熟。全世界現在總共有私人飛機約31萬架,其中美國是世界上私人飛機產業最發達的國家,擁有近20萬架私人飛機,這個數字至少是中國目前的三千倍。而世界財富五百強中的376家擁有自己的商務私人飛機,財富一百強裡有92家擁有自己的飛機。 低空網域待開放 中國對天空的管制,依然是私人飛機飛天的最硬的壁壘。民航華東管理局副局長郭有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華東地區六百米以下的低空對私人飛機開放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在經濟比對發達的長三角地區,主要機場的航班起降已經十分頻繁,而目前的空中交通管制裝置,手段還不是非常先進,空中的航線應用原則上是軍?讓民航、私人飛行讓軍?和民航,因此私人飛行的現行空間就很有限了。此外,在六百米以下的高度飛行,無線電訊號經常會受到地面障礙物阻擋,因此面臨安全保障上的難題。 航空業內人士說,雖然中國對低空網域的開放仍需一個過程,低空網域的導航、雷達等基礎條件還需完善,但對空域進行多層次開發勢在必行。在技術和政策允許下對私人飛機有限開放低空空域,會像汽車產業一樣,帶動空管、機場、油程式庫、修理、服務等相關產業,而且還會提供許多新的就業機會。 而在何勇眼裡,中國私人飛機的發展只是時間問題。「2010年左右,低空開放很可能成為現實,這是由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何勇說。目前,中國已經在廣東、黑龍江兩省試點三千米以下低空開放,相關單位正在向國家有關部門 幦≌憬渤蔀槠渲幸粋€試點省份。 私人飛機何時能一飛衝天,在雲端自由自在的翱翔?中國「藍天經濟」的長足發展,尚待相關部門的協調和政策的出台。(浙江在線 新華網)(許群 鄭旭萍) credit from : http://chineseworld.com/weekly94_disp.php?nt_seq_id=1589082&page=1 |